欢迎来到刺青社

这位韩国师傅,手艺精湛到让人瞠目结舌,把纹身做成了视觉艺术

2020/02/09 栏目:刺青
TAG: 本文暂时没有添加标签

19岁少女”去洗纹身,衣服让纹身师慌乱不已 网友:这谁顶得住啊

中国古代有一句俗话说,发肤受之父母,意思就是说我们的身体是来源于我们的父母的,如果没有经过父母的同意就在身体上面做文章,比如说剪头发或者纹身的话,对父母是一种很大的不尊重。但是随着我们中国现在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,社会观念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开放

今天要介绍一位韩国纹身艺术家,不过作者不懂韩文,只能给大家介绍英文名字啦。

虽然国内仍旧有不少人对纹身抱有异样的态度和眼光,但不得不说,其实纹身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。

商务印书馆《现代汉语词典》中对“纹身”的解释为:“在人体上绘成或刺成带颜色的花纹或图形。”

中国古代开始就有关于刺青的记载,《越绝书·外传本事》记载:“越王勾践,东垂海滨,夷狄纹身。”《墨子·公孟》:“越王勾践,剪发文身。”《左传哀公七年》则指出:“太伯……仲雍嗣之,断发文身,裸以为饰。”---剪头发和紋身,不穿衣服当成装饰。先秦時代以來琼刑就是在犯人脸上刺字.在中国古代典籍中,就曾出现文身、缕身、点青、雕青等文字,其他还有用刺青來作警示的例子,如岳飞之母刺字的故事。但慢慢刺青已演变成个性化的装饰,例如在四大名著之一《水浒传》中,至少就有三个满身刺青的重要角色:花和尚鲁智深、九纹龙史进与浪子燕青。此外,还有族群纹身的例子,东汉杨浮《异物志》就记载着广西的文身族群:“雕题国,画其面及身,刻其肌而青之,或若锦衣,或若鱼鳞”。至今包括台湾泰雅族和赛夏族之內,世界許多地方的原住民,都有在面部刺青的传统,在许多文化中,刺青还是一种社会阶级与地位的象征。古埃及更利用刺青來划分社会地位,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妇女流行在唇部纹上紅色,类似现代的纹唇、纹眉等永久性彩妆的美容方式。

关于纹身的文化现象与历史故事还有很多,比如新西兰毛利人成年后在面部纹图案的传统,泰国佛教分支中有一种专门纹身的习俗等等,在这里就不给大家一一介绍了,总之纹身并非完全与一些人眼中社会不良作风和行为的“坏人”划等号,它也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中各类文化现象中的一种而已。作者关注更多的是纹身在艺术方面的技艺。

大家还是看图吧,对了,纹身师傅的店叫做 OOZY TATTOO, 要去韩国整容的朋友们,如果感兴趣,其实顺带纹个身也是不错的,不过一样价格不菲哦。

先来看几张设计稿

这位客户可能是理发行业工作者

这位可能是厨子

蛇类爱好者

蛇类爱好者

蛇类爱好者

无脊椎动物热爱者

无脊椎动物热爱者

变形金刚爱好者

头骨癖

头骨癖

头骨癖

头骨癖

恋植物者

恋植物者

杂技从业人员

克利姆特拥趸

海鲜吃货

臆想症患者

街拍:爱纹身的美女,是不是都有自己的故事?我喜欢第五张

街拍:爱纹身的美女,是不是都有自己的故事?我喜欢第五张 街拍:爱纹身的美女,是不是都有自己的故事?我喜欢第五张 街拍:爱纹身的美女,是不是都有自己的故事?我喜欢第五张 街拍:爱纹身的美女,是不是都有自己的故事?我喜欢第五张 街拍:爱纹身的美女,

艺术狂热一族

艺术狂热一族

艺术狂热一族

以及这张让本身也画画的作者都掉下巴的作品

当然了,也没忘记给淘宝重度患者准备几款。

2017-18年部分作品

别再去韩国整形了,纹身去吧。

首尔店联系电话:010.7168.1789

和整容一样,也要提前预约哦。

本文源自头条号:森雅艺术馆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20个把家人的爱变永恒的温暖刺青,超感人!

每一个刺青都隐含着一段故事,它可能是关于自己的、友情、爱情甚至是亲情,而且要在自己的身体刺上一个永远保存的图案,这也代表了那个刺青对你的意义和重要性。你有没有想过把自己觉得最幸福的瞬间变成刺青呢?现在就来看看网友们都在自己身上刺下了哪一个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