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纹身第一人:曾吓哭小女孩,父母不愿相认,他追求的是艺术吗
纹身前沿:手艺精湛的纹身艺术
精致 好玩儿 有趣 有料 这是一个有Bi格的文人圈子 艺术需要多种多样,这是由生活的丰富性和人们的要求所决定的,对于绘画,千姿百态的画面正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。所以个性和艺术创作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,一般来说艺术创作的风格取决于个性,但是个性不等于
对于纹身不同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,对于喜欢纹身的人来说,纹身能彰显自己的个性,而且显得很时髦很文艺,甚至将纹身当作艺术来看待。而对于不喜欢纹身的人来说,纹身甚至罪恶相关联的,《孝经》云: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”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观念上也是比较排斥纹身的。

不过无论别人喜不喜欢对于纹身爱好者来说他们根本不在意,他们只想展现给自己喜欢的人看,做最有个性的自己。在加拿大便有一位纹身爱好者,从16岁那年开始他便在身体各处开始纹身,最终在21岁将全身百分之九十九的地方纹满了各种各样的图案。
他身上有200种的昆虫图案,还有各种骷髅的造型,甚至连头顶都有纹身,远远看去这位名叫瑞克·格内斯特的年轻人就像一个骷髅一样,他这一身奇特的纹身很快便让他走红了,甚至有许多的时尚界的大咖都来找他一起拍摄。

不过在2018年8月1日,这名新晋的时尚界宠儿在蒙特利尔自家公寓中自杀了。有人说是因为他小的时候得了脑瘤是病痛折磨所致,也有人说是他这一身恐怖的纹身让他产生了厌世的情绪。
在中国也有一个像瑞克·格内斯特一样的纹身爱好者,同样是将纹身布满了全身,如果你细细的数过去能够在他的身上发现200多处纹身,堪称是中国纹身第一人,这位“纹身狂魔”的名字叫刘新民。
“无声的宣言,有形的态度”——宋代刺青文化,站在潮流的前线
前言 读过四大名著的我们都有感受,相较于《红楼梦》的凄凄切切,充满热血的《水浒传》一直更受男性读者的喜爱,我也不例外。 每每看到快意恩仇、替天行道的情景之时,无不让人拍手称快,心潮澎湃。一百单八将的浓厚情义也令读者心生向往。 抛却情节,有一样

刘新民出生于河南,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,因为他上完小学就辍学了,在家里帮父母干了许多农活,十几岁就出去打工了。对于这个年龄的人,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。刘新民在外面接触了许多地痞流氓,看着他们身上的漂亮的纹身羡慕不已,他暗暗下定决心自己将来赚钱了也一定要给自己纹身,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他最后会在身上纹满了各种各样的纹身,让许多江湖上的“大哥”都自叹不如。

但是在中国尤其是传统家庭是很排斥纹身的,当初刘新民第一次在手臂上纹了一条龙的时候,家里就说过他,不要学这些歪门邪道的东西,走出去让别人戳脊梁骨。但是刘新民根本不听,而且还越纹越多,甚至连脸上和脖子上都开始纹身。

2008年举行奥运会的时候,刘新民还分别在自己额头上纹了奥运会的图标,额头两侧还有长城,脖子上还纹了奥运五福娃,左腋下纹了天安门、右腋下纹了奥运火炬,在奥运开幕之前他便用这一身特殊的纹身在全国各地宣传奥运,曾被视为奥运志愿者和爱国人士。

不过在奥运会结束后,刘明再次跌落了凡间。曾经备受追捧的“志愿者”如今却无人问津,尤其是有一次刘明还在街头吓哭了一名路过的小女孩,刘明更是备受质疑这样的纹身是否有意义呢?他追求的是艺术吗?
本文源自头条号:灵狐公主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日本纹身:从异端到文化潮流的蜕变,“穿”在身上的入墨艺术
前言 说到纹身,我们一般有可能会联想到很多社会上的小混混,或者是一些比较有个性喜欢走非主流路线的青年男女,总之纹身在人们的概念里好像和正经事情,正经人都挂不上边。的确纹身在日本一开始出现的时候,确实不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,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发
本文标题:中国纹身第一人:曾吓哭小女孩,父母不愿相认,他追求的是艺术吗
本文链接:http://ciqingshe.cn/?id=657
本文声明:除注明转载/出处外,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,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。
- 上一篇:纹身前沿:手艺精湛的纹身艺术
- 下一篇:彩色斑斓经典大气刺功扎实的艺术纹身(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