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刺青社

纹身为什么从古至今不受待见

2020/07/08 栏目:刺青
TAG: 本文暂时没有添加标签

神兽麒麟纹身素材,传说寓意

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 形状像鹿,头上有角,全身麟甲,尾巴像牛尾 古人以为仁兽,瑞兽,拿它象征祥瑞,比喻才能杰出的人 它被古人视为神兽,仁兽,长寿 能活两千年,能吐火,声音如打雷 麒麟在百兽中的地位仅次于龙 中国古代传说中,麒麟,龙,凤,龟,合

纹身作为现代的流行物,随着社会的开放对于年轻人来说纹身更像一种爱好,也是一种个性的彰显。但在我们国家老一辈一直以来都饱受非议和不理解的态度,那也是没办法的事,纹身在当时都是混社会的,二流子之类的。所以老观念是根深蒂固。

在历史上纹身可能诞生于一万四千年以前的石器时代。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纹身,出现于埃及金字塔内存放超过四千年的木乃伊,那些古埃及的贵族身上有明显的纹身痕迹,而北欧、中国,也在考古遗迹中发现有关纹身的岩洞壁画或用于纹身的颜料及工具。

纹身在我国也是历史满悠久的,最早发现周朝,但在当时纹身可不是为了好看,而是当时的五大刑之一“墨刑”也叫黥刑、黥面,就是在犯人脸上或者额头上刺字和图案,然后染上墨,作为受刑人的标志。墨刑对犯人的肉体折磨并不大,也是刑罚最轻之一了,但古人往往宁愿不要“墨刑”因为这是一种耻辱的标志,会让人失去尊严,是一种心理上的伤害。

墨刑之中还有“幭”与“黜”分别。

”是指在颧骨处刺刻涂墨,并在头上蒙黑巾,受刑者不仅失去奴隶主基层职权官吏的身份,而且成为罪奴。

”是指仅刺刻涂墨,不蒙黑巾,受刑者只是罢免职务,不成罪奴。《尚书·吕刑篇》记载“墨罚之千属”一千种罪都可以用墨刑处罚。可见当时社会毁人面貌很重视,官方才以之震慑犯罪。

古代墨刑

而在当时也有少数名族地区,在身上纹各种花纹。这种纹身实际是一种图腾文化,把自己敬仰的图腾标志纹在身上,用来避邪或希望图腾给自己带来好远。但这种做法还是不为中原所接受。当时周王季历的两个哥哥,太伯和仲雍二人为了显示不与季历争位之心,不惜学南蛮人文身断发。大概当时人的看法中文身着都是野蛮人,绝不能居于庙堂。

夏天特别要注意这一点,不然纹身不保

进入小暑节气 也就意味着天气会更加闷热 这让hin多有纹身的小伙伴都开始 大露花臂和花腿 看着街上一个个露着纹身的小哥哥和小姐姐 本妹着实为大家捏了一把汗 要知道夏天的烈日 可以说是纹身的最大克星 无论你的纹身有多精致,有多炫酷 一旦经历了阳光暴晒的洗

墨刑到了汉文帝时被废除,魏晋、南北朝、隋唐历代都没有再恢复这一刑罚。唐末五代时,军阀们为防士兵逃跑,捡起了墨刑这个古老的手段,给士兵身上刺字或刺上各种图案。后晋时更是把刺字重新定为刑罚手段。北宋建国后,也继承了五代的做法,刑罚中增添了刺配这一项。《水浒》中屡屡提到,罪犯被判决刺配某地某地,脸上少不了要刺两行字。

来源网络配图

唐朝时,文身开始分流为刺字和刺图案。刺图案是在民间流传开来的,想必人们潜意识中认为,被刺字者都是强有力者,故而慢慢接纳了此类做法,改头换面,衍生出刺花的风俗。

但是纹身刺花为美的风俗,始终局限在社会底层,官方一直不提倡。宋朝规定宗室、官员和僧人不得刺字纹身,有些官员犯罪,也是不准刺面的惩罚。北宋名将狄青因为身有刺字,被高官显贵们鄙视了一辈子。而这种风俗一直延续了近千年。而到现在依旧不被大多数接受。

到了现代社会,纹身基本没有像古代那么功用。最大功能就是装饰。坏处还很多不能当兵、不能公务员。而且纹身过于明显部位比较难找工作。

来源网络配图

如真纹身莫要跟风,十纹九后悔。纹身都一般是永久性的,不可能完全去除并恢复正常的肤色和纹理,并可能引起瘢痕形成,纹身一时爽,洗纹身的费用和洗纹身的痛,要比纹上去疼得多。纹身前一定要先三思。

本文源自头条号:智知识学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「纹身课堂」纹身风格分类

纹身艺术,经历几千年的发展演化,时至今日,已成为一门独立成熟的艺术形式,在其风格方面,中西方融会贯通,已经没有明显定义,但是纵观整个纹身艺术漫长的演化历史,其风格还是有着明显的分类。 佩奇 在古代,纹身以体现社会职能为主,人们为了生存或者宗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