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刺青社

和聊城这些花臂纹身少男少女们面对面,每个纹身都是一个故事回忆

2020/10/31 栏目:刺青
TAG: 本文暂时没有添加标签

日本刺青的发展史

日本的刺青经历了出现与消失的不断反复,其形式与审美在江户时代获得极大的发展。这次将介绍一下日本刺青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。 日本北方原住民阿伊努族的女性则在嘴唇周围和手上刺青。由此可知,日本各地自北向南都曾广泛地流行刺青的习俗。自7世纪中叶开始,

我们谈起「纹身」,我们会想到什么?

混混、社会、不正经,在聊城,这是大多数人对于「纹身」的第一印象。这种刻板印象并非四线城市的「独创」,最早其实可以追溯到夏朝。当时被汉人所鄙视的边疆蛮夷素有纹身的风俗,从此纹身被认为是不入流的象征。正所谓祸害遗千年,这一偏见一直被延续到了今天。

纹身师芸芸作品~

然而到了人类文明空前繁荣的现代,传统文化既值得被发扬,也应当被审视。「三从四德」作为数千年束缚女性的枷锁已被摒弃,受人误解最深但却毫不起眼的「刺青」是否也需要被正名?

我们在聊城找到了三位有纹身的朋友,分享他们和纹身的故事。

不听话不老实不靠谱的三不小杨

小杨有三个纹身,可能因为她之前是聊城三中的学生。这些纹身都有些「特别」。

小杨拥有的第一个纹身是一个「内啡肽」。内啡肽是一种由脑下垂体分泌的化学物质,它能与吗啡受体结合,产生和吗啡、鸦片剂一样的止痛效果和欣快感。

小杨选择它作为自己的纹身初体验,「是想让自己开心一点。」

作为一个艺术生,小杨对于纹身有自己的审美。她的纹身和传统的「青龙白虎」大不相同,大都是横平竖直。

第二个纹身小杨选在了手腕上。「这是一句西语,invictus maneo,意思是『我还没有放弃抵抗』。」

战火已燃起,要么战斗,要么屈服。

小杨才短短二十一年的人生,但却已经写满了「不屈」和「反抗」。

如果要细细讲来,那又是另一个长长的故事了。

小杨的第三个纹身,是「窦靖童」同款。理由也不谋而合——「觉得好看,就纹了。」小杨说,「可能是因为以后竖中指的时候比较酷吧。」

这个纹身鲜红细长,十分像一道血痕。因此小杨常被热心的超市阿姨问:「哎?你手怎么了?没事儿吧?」小杨就会好脾气地说一句:「没事儿,这是纹身。」

早早就经济独立的艺术生小杨纹身之前并没有知会家人。当小杨的妈妈第一次看到小杨的纹身时打趣道:「丢人丢到外边去了。」

小杨极少被人侧目,也对此非常「无所谓」。「纹都纹了,还怕被人看?」

我想了想,是这个理。

小杨有点刀子嘴豆腐心,是个很特别又很温柔的人。平常喜欢自己做饭,看很多电影。小杨养了两只小狗,一只叫小黑,是一只从救助站领回家的白领子黑毛小泰迪,另一只是拖把小黄,是小区里的流浪狗。小杨更偏爱小黄。因为小黄不会和小黑一样「见谁跟谁跑」。小黄是个归属感很强的小狗,喜欢依偎在小杨脚边。

这让小杨感到十分温暖。

调色很厉害的眼镜男同事建哥

第一个向左,「Don't be waver」:不要左右摇摆、犹豫不决。

第二个向上,「Keeping forward」:坚持向前,勇敢前行。

第三个涂黑,「Don't be angry」:不要生气。

天龙八部中萧峰胸口的狼头刺青到底是什么时候纹上去的

天龙八部中萧峰胸口的狼头刺青(见图 ,你说是小时候纹上去的呢还是长大纹上去的呢?如果是小时候纹上去的,那这个狼头还会随着人身体长大?如果是长大以后纹上去的,那说明萧峰早就知道自己是契丹人了,那他就是一直在假装吗?

第四个空白,「Your are nobody」:不要将自己放在太高的位置。

第五个宝石形,「Be strong」:坚强起来,使自己变得强大。

第六个向右,「Make something right」:去做一些你认为对的事情。

建哥的「六诫」,是送给自己的成人礼。

今年刚从聊城电大毕业的建哥是猫扑负责剪辑的后期工作者,调色是他的优势。建哥平时不爱说话,片子却一个一个地出。

从小受到家里人对纹身的偏见影响,建哥在纹身前做了很久的心理斗争。

最后,说服他的是这样一个念头——「这东西,我必须得有。」

建哥的纹身在手臂内侧,一面之缘的陌生人很难看到。选择这样一个隐蔽的地方,也是因为建哥怕它被人看到。

六个小小的三角,承载着建哥的坚持,是建哥的「精神寄托」,也陪建哥从完成了从「害怕不认可」到「想做就做」的转变。

「如果以后再想纹身,已经不会在乎别人的眼光了。想纹就继续纹。」建哥笑笑。

说完这些,建哥回头,又专注地剪起了片子。

折腾是我的人生信条——聊城「最帅纹身师」芸芸

纹身师芸芸身上有16个小图,还有一双没完成的花臂。

相对于普通人来说,纹身师对于「纹身」这件事其实更随性一些,纹身也仅仅是因为「好看」。

芸芸二十二岁时结束了一段长达三年的恋情,为了纪念这段恋情和自己「逝去的青春」,芸芸在背后纹了一句「Love never dies, I will take the chance.」

但是由于纹身师的失误,「chance」一词错纹成了「chanee」。从这时起,芸芸就暗暗决定,要成为纹身师。「没文化真是太可怕了。」

芸芸最喜欢的一个纹身,是手臂上一个小猫的图案。这是。这只猫现在就在她的工作室里四处乱窜。

闲着没事儿的时候,芸芸就会想往自己身上扎个图。芸芸的腿上就有一个小图是自己无聊的产物。

芸芸高中时学过画画,毕业后去了聊城财校。三年的课她逃了两年半,后来又被妈妈摁在市医院里给人盖章。盖章盖了一个星期,把14到15年的章都盖完,芸芸拿着水杯子就跑了。「我不干这个,谁爱干谁干。」芸芸跟妈妈说。

但说到学纹身,妈妈却还是死活不同意。最后芸芸的师父说:「你让她试试,坚持个一年半年,那时候挣不着钱再让她回家。」妈妈才总算松了口。但芸芸没想到,和师父一起的三个月,啥都没学到,都在跟师父学做人。回来后,芸芸凭借着美术功底开始自学纹身,才渐渐入了门。

芸芸十六岁,十九岁逃课,二十一岁学纹身,二十四岁有了未完成的拼接花臂和一间在聊城的纹身工作室——「浊刺青」。「折腾」就是芸芸人生的关键词。

而「折腾」,永远都是源自对生活最原始的热爱。

芸芸作品哦!

我们有很多种方式来表达对世界的爱,「纹身」也是其中一种。有些人从中获得认同,有些人从中获得勇气,有些人用它来怀念过去。

但误解可以不再是表达者的宿命——当倾听者放弃自己的阴谋。

我们不需要认同每一种选择,但我们却决不能去评判他们。因为每一个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,都被赋予了重大意义。

我们可以什么都没有,但我们永远拥有我们的灵魂,和我们的身体。我们无法完全拥有任何人,但我们永远拥有我们自己。

我们应该爱自己。但我们更应当尊重每一个爱自己的「自己」。

本文源自头条号:猫扑聊城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日本的刺青文化

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日本的刺青文化。 刺青艺术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,最早起源于居住在日本的—阿伊努人。阿伊努人以捕鱼为生存手段。阿伊努人每次潜水捕鱼,水中的鱼就会很快的发现人类的到来,随后迅速逃窜,所以阿伊努人每次都只能捕到为数不多的鱼。因此